男科门诊经常会遇到上眼皮、下眼皮或同时长麦粒肿的病人,即俗称的针眼。多数几天后破溃,有脓、血流出后痊愈,有的人隔三、五个月就可能会复发。部分人长期红肿,不消退。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要怎么治疗呢? 原来在人的眼皮里有一些腺体,开口于眼睫毛的根部,正常情况下分泌油脂样物来润滑和湿润眼球表面。如果这些腺体被细菌感染,可发生化脓性炎症,医学上叫做睑腺炎或麦粒肿,俗称针眼。 一旦发炎,患者眼皮红肿、疼痛,早期可触及硬结,2~3天后硬结变软,5~6天后可看见白色脓头。如果脓头穿破皮肤,脓液流出,红肿消退,疼痛也随之减轻。 这种病与病人局部和全身抵抗力下降有关,如:全身营养不良、偏食、消化不良、包皮局部有慢性炎症等;还和一些不良习惯有关,如:经常用脏手或不干净的东西擦眼,使细菌有可乘之机。 针眼在刚起时,局部轻微痒痛,没有全身不适,此时的治疗应该用抗菌素点眼。如:托百士眼液1日4次;红霉素眼膏每晚睡觉之前涂眼,湿毛巾热敷,每次15~20分钟,1天3次;口服抗菌素,如头孢拉定 1日3次。多数炎症在5天左右消退,消退后再坚持用药2~3天,一般可痊愈。 如果刚起病3天内没有得到有效治疗,到了第4天以后眼皮红肿已经很明显,甚至皮肤表面已经出现脓点。若无全身症状,可以暂时不用药,等针眼成熟后再由医生做切开引流。 千万不能自己用针挑,或用手挤压针眼,这是因为如果用力挤压,可能会把含有大量细菌的脓性分泌物通过血液扩散到颅内而继发严重感染,甚至危及生命。 |